野火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
查看: 2807|回复: 2

[分享] 运用Pro/E构建运动分析模型的几个问题

[复制链接]

1

主题

12

回帖

0

威望

实习生

Rank: 1

积分
17
发表于 2010-10-27 17:0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运用Pro/E构建运动分析模型的几个问题

运用Pro/E构建运动分析模型的几个问题.pdf

88.16 KB, 阅读权限: 2, 下载次数: 62

12

主题

879

回帖

172

威望

讲师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332

热心助人勋章优秀会员勋章希望之星勋章

QQ
发表于 2010-10-27 20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其实没什么东东,全部内容如下:

            运用Plr0/E构建运动分析模型的几个问题
吴兆成 文培国 徐 沙 彬  徐工研究院 江苏徐州 221004
摘 要:对运用PR0/E创建运动分析模型提出了几个应注意的问题。
             关键词:PR0/E软件 运动分析模型
          中图分类号:TP391.72 文献标识码:B 文章编号:1004 0226(2004)06—0033—03
        三维工程绘图pro/E wildfire(野火版)软件,界面新颖,操作简单,功能特强,是深受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欢迎的制图软件之一。它不但能完成直观立体图模型的建立,还能实现所设计的零件预装配,通过使用该软件提供的运动学分析、有限元分析功能,检验相对运动零件极限位置的干涉、重载工况下各零部件的应力状态分布。对于工程机械产品主要受力零部件的优化设计、材料的选用、成本控制,可提供真实可信的数据资料。再加之立体三维模型,可任意角度的平面图纸多种格式信息资料转换强大功能的实现,其适用范围已达到无处不在的地步。图1就是由该软件创建运动分析模型转化而来的图形。
现就运用Pro/E构建运动模型过程中的一点体会介绍如下:
创建机构运动分析模型,首先要解决的问题:严格区分运动机构中静止的零部件(在所研究机构相对运动的过程中,该零件位置不发任何生变化);绝对运动的零部件(运动过程中该零件各点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);连接于静止的零部件与绝对运动的零部件之间的零部件(运动全过程中零件一端某点的位置不发生变化,而另端随绝对运动零件移动,暂称为不完全运动件)。这些工作结束后,还要找出原动件(如图1中的油缸),编制组成运动机构零部件详细的装配流程(顺序)。
先组装原动件(产生运动的部件),并创建运动类型(电机、齿轮、键槽⋯ ⋯)存盘备用。在运动分析的模型创建过程中,一般装配次序为:首先必须装入的是静止零件,依次是不完全运动件及绝对运动件(相对而言),最后装入的是原动件。在整个模型创建过程中,对大多数零部件不能使用“约束”菜单完成装配,而必须选用“连接”方式组建运动机构的模型。由于所组建的运动机构模型,多数零部件(绝对运动件、不完全运动件)的位置是不确定的,而计算机又缺乏联系实际的天赋,它只会按理(论)行事,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,我们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插上一手,不能完全任凭计算机随心所欲,否则,将会麻烦连连。虽然连接(装配)已经完成,但事实并非能完全尽人之意。例如在原动
件—— 油缸的装配过程中,如果不作任何调整,得到的结果往往如图2a所示,与实际组装情况大相径庭。正确的方法:在完成缸筒定位又打开缸杆模型
后,不要急于“轴对齐”、“旋转”操作,首先要对缸杆的初始位置进行必要的调整,使其初始放置状态,接近实际工作过程中与缸筒之间的相对位置,如图2b所示。然后再进行必要的“连接”操作。经过对缸杆初始位置调整所得到的满意结果,如图2c所示。在其它一些零部件的连接(装配)过程中,如果零件的装配顺序不正确,或不及时对相关零部件进行必要的位置调整,类似的问题也会不时出现。如图3所示,经过计算机自己处理,该运动机构的活动爪与摇臂发生了干涉,而连杆的另一端还插入了斗杆的内部。虽然与事实明显不符,但计算机却会理直气壮的向您表白:我没有出错!图3
如果一个运动零件是以两个孔及一个端面与其它零件相连接,则一端应采用“销钉”连接,另端选择“圆柱”为最好,因为在销钉连接中需要给出“轴对齐”和面“平移”的条件,此时该零件只剩绕该轴线旋转的一个自由度,只要选中“圆柱”连接且再给出满足另一端轴线“轴对齐”一个条件,连接(装配)工序即告完成。
在运动件之间,如果有相对静止部件(如图1中的两件摇臂),后装入的零件除可采用“连接”外,还可以利用被广为熟知的“约束”实现装配。但是要切记:此时所有约束的参考基准,必须选择与自身同步运动的另一零件。图1运动分析模型实际建造过程中,第二件摇臂装配时,采用习惯的“约束”方式,分别选取第一件摇臂的两孔为基准,通过两次“插入约束”,又选斗杆一侧的端面为参考,经过“重合”完成装配,但是进行运动分析时计算机显示出错误的信息。因为此时的“重合”或零距离“匹配”均为相对静
止零件之问的约束条件,完全不符合运动件间的约束条件。将其端面定位参考改成已完成“连接(装配)”的摇臂后,“运动分析”阶段的进程才得以实现。
1.png    9.png    8.pn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本站为非营利性站点,部分资源为网友搜集或发布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,如用于商业用途,请购买正版。站内所发布的资源,如有侵犯你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,本站将立即改正或删除。

QQ|手机版|小黑屋|野火论坛(©2007~2024) ( 苏ICP备11036728号-2 )苏公网安备 32039102000103号

GMT+8, 2024-6-7 22:47 , Processed in 0.085491 second(s), 29 queries 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